我的野蠻孩子—為『發脾氣』解碼

我的野蠻孩子—為『發脾氣』解碼

「我個仔好大脾氣,真正喺炮仗頸!」
「他很難侍候,想要甚麼就要立刻得到,要不然就破口大駡,對傭人如是,對我這個阿媽更差!」

「孩子的情緒起伏不定、很難捉摸,好像任何事也會觸動他的怒氣:當功課多,做不了時,他會發脾氣、扔筆擲簿、大叫大嚷,喊辛苦、說以後不要再上學。當假期來臨,做妥功課時,他又發悶,說甚麼無所事事,難以忍受,同樣也會發脾氣。叫我怎辦?」

脾氣的背後
孩子扭計、哭哭鬧鬧、甚至大發雷霆,可能真的因天生有副「火爆性格」,容易嬲怒。但除此以外,常發脾氣的孩子,可能背後還有其他因素,父母要嚐試瞭解,好能有效地處理和引導。

刻意違抗指令
小孩子發脾氣,很多時可控制成年人,甚至可將父母玩弄於他的小手掌上,一切隨心所欲。出於這樣的脾氣,主要因父母沒有為孩子訂立明確的界線,教導他甚麼是可接受/不可接受的行為指標,教他自制和自律。反之,父母因怕孩子發脾氣(怕麻煩、怕尷尬、怕他不高興),便百般遷就,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,還要即時給予。久而久之,父母便不自覺地培養了一個「小霸主」,要風得風、要雨得雨。稍有差池,便脾氣大作,毫不留情。

泄氣與沮喪
孩子的脾氣,不一定如上所述,因刻意的違抗命令(|defiance)。有時卻可能是因百般泄氣與沮喪(discouraged & frustrated)。例如明知自己今天的功課多如排山倒海,卻摸不著門路,不知該如何應付。於是便用拖延政策,遲遲不願開工。到媽媽催促他時,自己也心知時間緊迫,完成不了。既泄氣又心急之際,便大發脾氣,嚷著以不要上學了。這樣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鼓勵,並指導他按部就班完成功課。

焦慮與恐懼
家長有時形容孩子「發嬲」,但看似是怒氣的背後,可能是緊張、焦慮、甚至恐懼。例如:媽媽為五歲的兒子報了游泳初班,興高采烈地準備帶兒子出發。怎料,兒子卻不肯換衣服,一味埋頭在他的小火車,最後還「發嬲」,賴在地上撑手撑腳,大哭大鬧。其實,兒子可能對新泳班心存緊張及畏懼,怕水又怕凍,卻不曉得表達。此時,他需要媽媽的安慰,陪伴和鼓勵。

被忽略
孩子還會因被忽略而發脾氣。例如,六歲的婷婷最近當了「大家姐」,媽媽發現她的脾氣比前暴燥。尤其當媽媽要照顧小弟弟時,婷婷總是有自己處理不來的事,嚷著要媽媽,遲來一點她便大哭。原來婷婷未適應家中添了個小弟弟,媽媽要分心照顧他。婷婷以為媽媽不再愛錫她,失落之時便脾氣大作。在這情況下, 媽媽不應盲目駡她一頓,,說什麼「你是大家姐,還不好好檢討自己」。反之,媽媽需對婷婷多加呵護,讓她知道自己仍是媽媽的寶貝。

身體需要
除不同情緒和環境外,孩子也會因疲倦、睡眠不足、飢餓、口渴等身體需要而發脾氣。有時,讓孩子倒頭大睡,或吃一些愜意的小點,便能換來一個可人兒了。因此,家長要學習發掘和掌握孩子當時的需要,對其發脾氣的行為表現作適當的解碼,這樣才能對症下藥,有效地處理孩子的脾氣。

家中有個「野蠻孩子」,確是家長的煩惱。但若父母肯悉心探索脾氣背後的種種原因,並勇於面對,孩子的「野蠻」,總是會改善的。

 ♠發脾氣的循環   
 
慣於發脾氣的孩子,通常每次都會跌進 以下的循環:先是坐立不定、煩躁不安、不能我的野蠻孩子---為『發脾氣』解碼專注、或口出微言、多多埋怨。繼而有強烈的挫敗與沮喪,尤其對當時要做的工作或功課,會愈做愈差,犯上不必要錯誤,邊做邊發“掹爭”。接著便大發脾氣,哭鬧、舞手舞腳、踢傢俬、擲東西、甚至打人等。最後脾氣消退,漸漸回復平靜。在這階段,年幼的孩子會轉為抽氣飲泣,繼而啜手指、睡覺、或抱著他心愛的玩具。較年長的孩子(約七、八歲以上)也會哭泣,或躲在房間裡。稍為平靜後,多會有些懺悔的表現,例如輕聲又快速地說句「對唔住」,或刻意表現得特別乖巧和聽話。
 
一些專家更將發脾氣的循環仔細地分為七個階段無論如何,若要遏止這循環不斷發生,便要在早期階段入手,嘗試疏導不安與挫敗情緒別讓它累積至一發不可收拾的脾氣。當然,事後檢討,防止下次有同類事情發生也是重要的一環。
 
 ♥準確的診斷 
 
孩子的脾氣,有時是更嚴重的精神心理問題的表彰。例如:情緒低落、甚至抑鬱的孩子會容易發”掹爭”;有讀寫困難的孩子也會常發脾氣(尤其在做功課時)。其他一些兒童精神心理疾患如過度活躍症、對抗性挑釁行為症等,也會包括發脾氣的表現。若屬於這些範疇的問題,便需經專業評估及診斷,再按個別情況治療和訓練了。

About author

陳子平
陳子平 6 posts

「心理坊」創辦人及服務總監、臨床心理學家。 先後任職於香港政府衛生署及聖公會小學輔導服務處,繼而私人執業十多年。對於兒童及青少年之情緒行為問題並親子關係的課題尤有心得;亦為大學及神學研究院客席教授,更經常接受學校、機構及教會團體邀請負責家長親職教育講座及工作坊。 www.thecenterpsy.com

You might also like

Trouble Kids

做錯事又唔認錯

小明無記性,常常不記得帶課本回家,以致第二天沒有功課交給老師,媽媽千叮萬囑:「再不記得,學校會記你一個缺點!」小明是記得媽媽說過學校會記缺點,但他仍是無記性,重犯錯誤,於是媽媽丟光他心愛的模型,罰以後不准出街玩,並說:「你咁無記性,一點用也無!」小明怕得大哭,但結果也一樣。

Trouble Kids

你竟敢「駁咀」?!!

聽教聽話的孩子惹人喜愛 駁咀的孩子令人煩惱!!  駁咀≠可惡 孩子不斷成長,駁咀的情況幾乎一定會出現。由幼兒的「No! No! No!」或「唔制呀」,到小學級的「點解一定要咁做」;到青少年期的「唔係咁喎,不過講你都唔明架啦!」;林林總總,各式其式,總之就令父母的意思不能暢順地運作;

Trouble Kids

手足爭吵「搞笑」 經典事例

家裡有多一、兩個孩子確實熱鬧好玩,但同時爭吵的事亦愈見多。 「媽咪!妹妹坐咗我個位呀」「哥哥佢”專登拈”我呀」「佢成人望住我呀」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