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「考題」變成「探究」‧小朋友學到嘢

將「考題」變成「探究」‧小朋友學到嘢

這年的復活節假期,碰巧遇上清明節,還未計有些人會視四月四日為兒童節呢。忽然之間好像天天都是節日。不只一次,偷聽到鄰桌的家長跟小朋友們說:「你知不知道復活節的意義啊?……噢,不是買復活蛋啦……也不是長假期方便出國旅行啦……」;又或者:「你可知道清明節的意義?……不是指很早起身和很擠啦……」

「問題」易變成老套?
可以見到,現今不少家長,都不想子女只懂把「節日」等同於「放假」甚至「消費」,希望小朋友們對節日有多些深層次的了解。這是好事。然而,現今的小朋友們都已經非常「醒目」,怎樣說,才能讓有意義的事不會變成老套或說教呢?

 小心「提問」變成「考題」
說故事,很生動地把要說的內容(例如節日的由來、典故等)說出來,當然是種好方法。然而,若不想說故事,用提問來引發好奇及討論,也是不錯的。只是,原來「提問」可有很大的「學問」呢!跟老師們研究教學時,常常碰到一個問題:老師們都明白「提問得好,可以引發同學的好奇,定會好過依書直說」。然而,為何課堂上的提問常常引不起同學好奇,反而令同學抗拒?其實,關鍵往往在於有時我們(大人)想到的「提問」,其實是「考題」,我們(心底裡面)是在期望小朋友們能講得出「答案」。

「你知不知道復活節的意義?」、「清明節有甚麼習俗?」、「兒童節是哪些國家的節日?」。作為一個大人,若想跟小朋友討論節日的意義,而又不假思索的話,很容易就會脫口問出以上這些「考試式題目」。我們自以為引發好奇,卻未必。

 要將「考題」變成「探究」
跟老師們備課時,為了讓導入的提問能引起同學興趣,我們往往會努力地把這些「考題」式提問變成「探究」式提問。簡單來說,就是要動腦(或討論)的。

「如果放假多過一天,必然是重要節日。為何復活節放假(紅假)竟然會比農曆新年和聖誕節都多?是怎樣決定要從星期五放到星期一的呢?」

「人人都說中國人慎終追遠,重視祖先,那為甚麼要劃定一年裡的某一天去逼?為何不每個月輪流去拜祭?」。然後再追問:「原來西方人通常是在忌日才去掃墓的嗎?那樣就不會人人同一天,不用逼了?為何中國人習俗不同呢?」

通常,說到這裡,不少大人都會問:「嗄?問這些如此開放的問題?若我自己也不懂那怎辦?」。是啊,想想,如果你的小朋友對連你都不懂的東西深感好奇,那不是很美的事嗎?不少大人為了確保「自己全懂」,只願拿著已經有的知識去照本宣科,所以才問來問去都是一些「考題」。因為答案,早已在自己手裡。

大人與小朋友一起「解答」
其實,我常常鼓勵大人(不論是老師或者家長)與小朋友們一起去「解答」一些探究式問題。入門級的話,可以從「尋找雷同」或者「比較異同」開始。例如,「西方有復活節,中國的傳統故事裡,可會有關於復活的內容呢?」。噢?想想也是啊,為何中國的傳統故事裡很少提及「復活」?(這個問題,又涉及更深層的文化特質了)又例如,「清明節的習俗是掃墓、燒衣紙,那麼西方人去掃墓時又會做甚麼呢?亞洲其他地方的人可有清明節?古代中國人又會去掃墓嗎?」。家長們,老實說,如果小朋友的專題研習做到這個水準,想不取高分都難。

About author

梁承謙博士(一休)
梁承謙博士(一休) 20 posts

7A班戲劇組藝術總監+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學校發展主任 正職:一半舞台編劇,一半教人教書。 育有一「好」:栩綾九歲,熙諾四歲。 http://www.7a.org.hk http://www.fed.cuhk.edu.hk/~qsp/qsip/index.html

You might also like

孩子學習路

將「落葉」變「昆蟲」‧親子「郊遊手工」

秋天已到,落葉愈多,郊遊時何不與小朋友一起收拾不同的落葉,將落葉化成一隻隻可愛昆蟲,甚有意思!讓孩子發揮觀察力及創意,將一片片本無聯繫的葉子,變成一隻隻滿有生命的蜻蜓、

Innovative Kids

擲水球計計數

如果想令小朋友覺得數學是一門有趣的科目,父母們可以花點心思,一起制作數字水球。天氣炎熱,好玩之餘又可以消暑,相信小朋友最開心!

Innovative Kids

「紙袋」手工‧小朋友「變化」玩唔厭

在坊間容易買到不同款色的小紙袋,要增加小朋友的參與度,選剩色的就更易拿捏啊!無論是Olaf,忍者,玩埋餵bear食魚魚都得haha!!只需簡單材料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