令人抹一把汗的選校個案
發生在最近一次於灣仔會展演講之後,一對年輕夫婦提出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,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」(聖士女小學)」是否辦得好?」通常家長發問策略是先簡後繁。我知道在答完「好!」之後,家長便會有更複雜難題跟進,果然所料不差!
「趙Sir,我想知道瑪利曼好,還是聖士女小學好?我女兒正在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幼稚園(聖士女幼稚園)就讀」
「我知道聖士女幼稚園的畢業生不是全部可以直升聖士女小學的,就算升,也多數升該校舊生的女兒,我想知你以前在哪一間小學讀?」我問。
「我讀瑪利曼。我的策略是,先在自行分配替女兒報聖士女小學,失敗了便於統一派位甲、乙部填報瑪利曼,這樣做是否正確?」媽媽問我。
「不正確,這樣做你會四大皆空。為甚麼要執著報聖士女小學呢?瑪利曼和聖士女小學同為名校,你是瑪利曼舊生,女兒是天主教徒,報自行分配有25分,25分差不多是最高分,入了九成了。但報聖士女小學你只有15分(適齡及大女),這個分數有九成入不到。至於你說在統一派位才報母校瑪利曼。甲部是”跑馬射蚊鬚”,機會極微;乙部是靠運氣,這樣兵行險著,實在不值得,報瑪利曼吧!一鳥在中,勝百烏在林也!」
年輕夫婦聽後點首頻頻,他們原先的決定,真令人抹一把汗!
About author
You might also like
升小入學申請人數跌‧學位有減無增
今年小一「統一派位」選校名册剛在昨天公佈,不少家長在查閱所屬校網的學校名單和名額時發現,今年在網內提供的學位均有減無增,與大多數人認為隨著出生人數每年遞增、參加小一派位入學的人數亦會同樣逐年增加並不吻合。
升小‧不存在的競爭
在近年由於出生率一直保持上升,大多數家長已習慣了每年的競爭都會不斷增加。但憑多年來的經驗,事實上每年的小一入學人數均會受整體出生人數的影響之外,其實最直接的影響是來自本地產婦所生的嬰兒數目,因為在這批嬰兒長大後,他們絕大多數都會參加小一派位。
找「最有價值的校網」來搬
家長要我介紹一些「最有價值」的校網,以供他們參考。以下為我們的對話。 家長:趙Sir,可否介紹一些「最有價值」的校網,因為有些家長賣了屋,準備替子女找一個好的校網來租。 趙Sir:你意思是他們已決定做「孟母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