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聲線運用你要知
要孩子說話伶俐,除了要咬字正確,組織有條理外,亦要留意聲線的運用。恰當的聲線能給人有禮貌的感覺,亦能增加說話的說服力,更是護理聲線的良藥。那麼,究竟怎樣的聲線才屬恰當?家長可留意以下兩大方面:
聲線聲量 (Loudness)
一般人說話的聲量約40-50dB (分貝),但一些較好動活躍的小朋友習慣以較大的聲量說話,非但給人粗魯無禮的感覺,若家長不加以提點,小朋友可能因長期勞損聲線以致聲帶病變。家長宜以身作則,示範以恰當的聲量說話,並清楚告訴孩子錯誤運用聲線的後果。
另一方面,一些性格較內向被動的小朋友會出現聲量過小的情況,以旁人聽不到的聲量打招呼及回應別人,容易造成誤會及誤解。然而,家長要避免強迫孩子說話「大聲啲」,因為負面的回應只會加重孩子心理壓力,家長宜以鼓勵的方式加強孩子的信心,並製造輕鬆的溝通環境,如透過遊戲互動等。
現時手機程式亦有很多免費的分貝測量app下載,家長可以利用這些小工具與孩子一同制定一個聲量監察表,提示自己說話聲量要恰當。
聲線音調 (Pitch)
小朋友的聲線音調(不論男女)約250-400Hz (頻率),比成年女性(約200Hz)及成年男性(約125Hz)較高。聲線音調的高低與咽喉的大小,聲道及聲帶的長短等因素有關。一般來說,在青春期前小朋友以較高的音調說話屬正常的。但如果小朋友高音時經常出現走音或聲線繃緊的情況,則表示孩子未能掌握正確的用聲方法,有機會出現聲線問題。
另一方面,小朋友聲線音調過低,如出現俗稱「老牛聲」或「鵝公喉」的情況,同樣反映孩子有聲線問題,聲帶可能以出現病變,需要找專家協助。
About author
You might also like
【居家網購:有「營」零食 · 一家大細健康之選】
居家抗疫,又點少得零食相伴呢?不過為顧及小朋友同自己健康,就要識得揀有「營」健康零食啦!一般營養師建議,要健康就要選非油炸、低熱量、少鹽糖、少後期加工的零食,另外亦要留意營養成份
了解胎兒6種「潛能力」.胎教更有成效
曾有新聞提到有超聲波拍到胎兒微笑或舉V字手勢,是巧合還是胎兒真的有情緒呢? 據研究,懷孕14周左右,胎兒腦中的「大腦邊緣系統」開始形成,能夠掌控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等五感。
語言發展怎樣才算太慢?
朋友小語言發展有快有慢,亦有研究顯示女孩子傾向比男孩子較早掌握語言,那麼究竟語言發展怎樣才算太慢?有需要的話,應該何時接受言語治療?首先,女孩子的確傾向比男孩子較早掌握語言,但研究同時指出當中只是早一點點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