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手打人又抵賴?

出手打人又抵賴?

七歲的阿海(化名)轉讀自然學校三星期了,他在學校仍然沒有什麼朋友,其他同學總是投訴他的個性很壞,出手打人出口罵人然後抵賴,是慣常的溝通姿態,大家都不願意跟他玩。

我們學校將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定為戶外學習日,帶孩子去香港的郊外遊玩,親近大自然。今次,我們一起去馬屎洲旅行。還未出發,阿海就先後和幾個同學發生衝突。老師在處理孩子的糾紛時,一般不會馬上制止,大多會站在一旁觀察一會,用自己雙眼看看到底發生什麼事。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,發生衝突的時候,慣性都是只看到「自己的對」和「別人的錯」,與其聽孩子覆述,倒不如父母和老師先不要急著回應或處理,不說不知,如何觀察孩子間的互動,也是一門學問呢。
除了觀察當下的互動,我們還會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,原來阿海在之前的學校非常不愉快,才不過七歲的小人兒,曾經承受了巨大的功課壓力,以致出現情緒和行為問題。好一些轉校生來到我們學校的,都需要經歴一段適應期,因為孩子在過去的環境受傷,即使來到新學校,他們對老師和學校仍然很抗拒。信任,需要用時間去建立。

擷取擷取

⇔ 看見阿海又再出手打人然後抵賴,老師最初也很生氣,覺得孩子不肯認錯,非罰不可!可是,阿海打人罵人的姿態和一般發脾氣的孩子不一樣,他是笑笑口的,力度也不大。

⇔稍花心思細想,咦!原來阿海是想和別人玩,他心裡很想和其他孩子做朋友,只是用錯方法。

⇔老師問:「阿海,你是不是想和別人玩?」阿海默不作聲。每當老師能夠同理孩子的需要,了解孩子心底的渴望,孩子的心也就隨之安定下來,變得柔軟。這時候跟他說道理,他也能真正聽進心裡。

⇔老師續說:「如果你想和別人玩,你可以邀請他們,但打人罵人的方法是不對的,這樣也沒有人喜歡和你玩。」雖然老師明白阿海打人的原因,但是打人是不對的,需要清楚明確告訴孩子,定立界線。阿海最後承認自己打人,也願意道歉。

⇔吃過午飯,阿海拾起碎沙輕輕丟向老師。其他孩子看到就嚷著說他不對。

⇔老師蹲下來,說:「阿海,你是想找老師玩嗎?」阿海問:「老師,你可以陪我去捉蟹嗎?」

⇔老師說:「老師現在要看顧其他小朋友,不能走開,下次陪你玩好嗎?」老師已有心理準備阿海可能會亂發脾氣罵人,可是,阿海靜了幾秒鐘,雙眼澄明柔和,明白事理,只輕輕說:「好呀。」就徑自走去玩了。

實每一個孩子的心底都渴望有朋友、被了解、被愛,只要父母和老師在面對孩子的狀況時,首先安頓好自己的心,學習去同理孩子的需要,真心願意聆聽孩子的聲音,給予耐性和空間,孩子感到被愛,信任,也就一點一滴地累積了!

About author

蘑菇
蘑菇 4 posts

鄉師自然學校是香港第一所以自然、人本、自主為主題的私立小學。學校由一群教師創辦,相信自然教育是未來必不可少的教學元素,實踐綠色生活價值,建立簡樸節儉的學校生活文化,培養學生求真、擇善、自學、自主、自治等基本態度與能力,並且根據學生興趣、能力及需要,提供持續、均衡及寬廣的學校課程。 http://www.gaiaschool.edu.hk/

You might also like

Trouble Kids

我的野蠻孩子—為『發脾氣』解碼

「我個仔好大脾氣,真正喺炮仗頸!」 「他很難侍候,想要甚麼就要立刻得到,要不然就破口大駡,對傭人如是,對我這個阿媽更差!」

Trouble Kids

孩子說錯話了?

創校那年,全校只有十四名學生。所以,那時候的戶外學習日,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記得有一次,我們要去元朗大棠郊野公園,於是一行十多人,步行至鄰近的輕鐵站,乘輕鐵到元朗轉乘巴士。就在等待之際,學生天空指著一名坐在旁邊候車的乘客,大叫他做「朱儒」,說他很矮。

Trouble Kids

手足爭吵「搞笑」 經典事例

家裡有多一、兩個孩子確實熱鬧好玩,但同時爭吵的事亦愈見多。 「媽咪!妹妹坐咗我個位呀」「哥哥佢”專登拈”我呀」「佢成人望住我呀」 ……